正规配资排名
1969年,诺贝尔经济学奖首次颁奖以来,一共颁发了55次,近百人获奖,其中2/3得主是美国人,与之截然相反的是中国没有获得一个。
但同时,1969年以来的经济危机中,发源于美国的最多、且最大,距今最近的是2008年的危机,至今仍未消除之余,似乎还在酝酿更大的危机。
其实,二战之后美国爆发过多次经济危机,比如1948~1949年危机、1953~1954年危机、1957~1958年危机、1960~1961年危机、1969~1970年危机.......可以说,只要每隔几年,美国就会爆发一次危机,每隔数十年,美国就爆发一次大型危机。
问题在于:诺贝尔经济学奖被称为经济学领域的至高奖项,代表正确、真理,既然美国获奖如此之多,说明美国经济研究水平第一,那么为何还会爆发如此之多、之大的经济危机,两者岂不自相矛盾?
事实上,两者并不矛盾。我们之所以觉得矛盾,是因为其中存在很多误解,比如以下两点:
首先,一个“山寨奖”
1968年,瑞典央行成立三百周年之际,瑞典央行行长奥斯布林克等,与诺贝尔基金会和诺贝尔家族协商,计划设立“瑞典国家银行纪念阿尔弗雷德·诺贝尔经济学奖”,后来改为“致力纪念阿尔弗雷德·诺贝尔的经济科学奖”。
更重要的是,当时诺贝尔家族强烈反对打着“诺贝尔的名义”设奖,于是奥斯布林克等承诺“绝不会是第六个诺贝尔奖”!
因此,所谓“诺贝尔经济学奖”,实质是一个纪念奖,而不是一个真奖,本名应该叫“瑞典银行经济学奖”或“纪念诺贝尔经济学奖”。
但实际上我们都知道,经过多年包装宣传,原本只是一个纪念奖,如今却已经成了“诺贝尔经济学奖”,似乎是一个正儿八经的诺奖。
其次,评选的问题
诺贝尔经济学、文学与物理、化学奖的评选考核相同,但自然科学需要实实在在的科学成果,尽管其中也存在倾向性,相对来说还算客观一些,而经济学、文学等社科类奖项,却有很多可操控之处。
以诺贝尔文学奖为例,李敖曾经聊过非西方人如何才能获得诺奖:“你要出卖自己的祖国,你才有机会得奖。”况且,十几个评委又不懂非西国家文化等,焉能成为“亚非等国家文学最高水平”的决定者?经济学奖与之相比,更具有操控的价值。
上文谈到西方费尽心机的山寨出一个诺贝尔经济奖,自然不是为了人类进步等等,而是借助“诺奖”这个“皇冠”,来推广符合自己利益的经济理念,让更多的人相信他们的理论,由此获得更大的利益。
比如,某种更利于西方资本的理论,被推上诺奖神坛之后,就可能被更多人接受,并认为这种理论就是真理而深信不疑,由此就洗脑了他人,让他人心甘情愿的成为上图这样的傀儡。所以,获得诺奖的经济理论,极有可能不是真理,而是资本力捧的、且利于资本的。
反过来说,过去数十年内,中国取得巨大成功,难道不配一个诺贝尔经济学奖?显而易见的是,中国模式获奖岂非否定西方经济模式?
总之,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理论,正不正确不重要,重要的是是否符合西方资本的要求:正确却不符合西方资本要求,几乎不可能获奖;错误却非常符合西方资本要求,那么自然就容易获奖。其实,这就犹如诺贝尔和平奖一样。
可见,美国获得的2/3诺贝尔经济学奖,并不代表美国经济研究、治理水平真的有多高,而只能说更符合资本的要求。正因如此,美国一边获得众多经济学奖,一边却经济危机频发,两者是割裂的,前者始终解决不了后者的问题。
所谓“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”,实践已经给出美国的经济学水平如何的答案,在这种情况下,还对美国的经济学理论深信不疑,还将之视为不容质疑的权威上,只能说不是蠢就是坏。
最后,对待西方国家社科类言论正规配资排名,不仅要“思其言”,更要“观其行”,两者结合的“独立思考”,其实很容易就能发现西方谎言。